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规定

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1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6-22 09:05:06 查看人数:54

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第1篇 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一、液化气主要成份

液化气一般叫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 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也就是特殊臭味的来源。

二、 安装要求

1、 液化气罐应单独设置房间放置、使用,通过管道连接至用气设备(如距离过长,液化气罐与用气设备之间主管道必须用金属管道连接,连接液化气灶具要使用专用胶管,接口要用夹具紧固,应在灶具下自然下垂,且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不允许灶台下放置钢瓶; 液化气罐应安装防回火装置;

2、 液化气灶具上面应安装通风设施;

3、 燃具安装的位置要避开风口,以免点火后被风吹灭而跑气引起火灾事故。建议使用带有自动熄火保护装置的安全型燃具;

4、 液化气金属管道须刷黄漆标注,专用胶管挂牌警示;液化气罐房应有醒目的“严禁烟火” 等警戒牌;

5、 使用管道燃气的公司,严禁私自拆、装、移、改燃气管道设备,禁止搬弄气表。

三、 使用注意事项

1、 液化气罐房应保持通风、干燥;要防止潮湿或飞油的盐分、油类腐蚀钢瓶,保持钢瓶的清洁;

2、 液化气罐严防曝晒、严禁靠近明火或温度较高的地方。因为气瓶内的压力是随温度增加而上升的,一旦造成瓶内的压力异常上升,就会发生危险。

3、 液化气罐要直立使用、严禁倒立或卧倒使用;

4、 不管是实瓶或空瓶都严禁摔、踢、滚和撞击。因为轻则损坏油漆,重则气瓶变形报废, 甚至会使气瓶破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5、 不准用开水浇和火烤钢瓶去强行气化;

6、 不能自倒液化气罐残液;

7、 安装、使用液化气管道、液化气设施的房间,要保持通风换气,严禁住人,并配备足量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其附近应设置消防栓,以防燃气事故发生。

8、 使用、存储液化气的房间内,不准使用柴、煤炉及其他灶具,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9、 使用电子点炉具,如连续三下不能点燃时,应稍候,待燃气散开后再点火;

10、 严禁私自过气,气瓶过气是指用户私自将一气瓶中的液化气倒灌进另一气瓶;

11、 灶具使用时,人不要远离,以免沸汤溢出扑灭或被风吹灭火焰,造成漏气。

12、 炉灶使用完毕,注意关好炉灶具开关,做到人走火灭。同时将表前阀门关闭,确 保安全。

13、 如气罐(瓶)存在质量问题,不能自行拆卸检查和修理,应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检修。

三、 定期检查

1、 定期(每月)用肥皂水检查燃气设备及管道接头、开关、软管等部位,看有无漏气,切忌用明火检漏。如发现有气泡冒出,或有液化气气味,应打开窗户通风,现场严禁开关电器,使用通讯工具,杜绝一切可能的火种,并立即修复。 如果密封圈脱落、破损,就要换新密封圈装上。

2、 液化气专用胶管每年检查、更换一次。胶管漏气应停止使用,如发现液化气罐泄漏时,应立即关闭角阀,注意通风换气,严禁各种火种靠近,切勿触动任何电器开关,杜绝各种可能的电火花,待漏出的液化气散发后,再用肥皂水查漏。

3、 户外埋设有燃气管道的地面,如发现附近草木有枯黄变色等异常现象,或地面积水处冒气泡具有异味,应警觉可能是管道漏气,必须及时报告管道燃气公司派人处理。

4、钢瓶的检验方法

钢瓶安全检验有效期的识别方法:

a、看钢瓶护罩上用钢印标注的生产日期,如:1998.07、2004.01、2007.06等,若生产日期在2007年3月以前的,属于过期钢瓶,则需要检验。

b、看检验日期。

1)在钢瓶角阀下的检验环上面,钢印打有检验日期或有效日期;

2)在瓶体中下部有漆喷的有效期或下次检验日期,如超过有效期或下次检验日期的,属于过期钢瓶。

四、 液化气安全操作规程

1、液化气钢瓶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未经检验的不能充装使用。换气时应对钢瓶进行安全检查并协助服务站对钢瓶角阀进行动态试漏。

2、液化气钢瓶要远离明火和高温,严禁液化气与其他火源同室使用。

3、连接钢瓶与胶管两端必须用喉箍箍紧;

4、使用完毕后,应关闭液化气钢瓶角阀;

5、换气时,装卸调压器要仔细检查调压器前端的密封胶圈应完好,否则不可使用,安装调压器时,应拧紧调压器手轮,并应打开钢瓶角阀检查各接口是否漏气。

6、液化气钢瓶因瓶内液体减少,压力小,火焰不旺时切勿用火烤或用热水等加热液化气钢瓶。当液化气压力不足不能正常燃烧时,要将钢瓶送到供气单位处理残液,用户不得自行将残液倒在室外或下水道,这样做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7、要经常检查钢瓶、管道及球阀等是否漏气,可将肥皂水涂在钢瓶的角阀、调压器、球阀和胶管等处检查,如果涂抹处冒出气泡,应立即关闭钢瓶角阀,并向供气单位报修;

8、当发现室内有液化气泄漏时,应及时打开门窗通风,使其向没有明火的方向扩散,附近严禁动火。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搬至室外空旷的地方,用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或用湿麻袋捂盖等方法灭火;

9、遇到钢瓶与调压器连接部位等处着火或不慎将钢瓶碰倒而火势扩大时,要立即抓住钢瓶的护栏将钢瓶扶起,然后用湿毛巾盖在钢瓶护栏上,关闭钢瓶角阀,火即灭,如火势较大,难以控制,应尽快报119火警,并迅速搬开周围容易着火的物件。

第2篇 食堂液化气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食堂液化气的安全使用,保护员工人身及食堂财产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2、 安装、改进

2.1食堂液化气设备的采购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安全需要;

2.2液化气的设备的安装调试改进必须由具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

2.3设备的安装、改进必须满足食堂使用要求,符合安全要求。

3、 使用

3.1液化气使用的工具必须是专人操作,使用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懂得安全操作,能识别不安全隐患;

3.2液化气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使用设备,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3.3液化气使用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记录、上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清除隐患,自己不能解决的要等专业维修人员清除安原隐患后再使用,不得隐瞒或谎报情况,更不得强行使用。

3.4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液化气,直到隐患解除才能使用。

4、 维修

液化气设备不能使用或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5、 安全检查

5.1液化气房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房子要加危险标识;

5.2每周进行一次液化气设备安全使用检查,并做好记录;

5.3每次厨师使用炉灶之前检查液化气是否正常,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要报主管并及时解决,同事做好记录。

第3篇 食堂液化气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格式怎样的

一、使用煤气之前必须将食堂的窗户、大门打开;保持良好通风;观察煤气是否有臭味;确认无漏气时再开火使用。

⑴ 、嗅觉--家用煤气中掺有臭剂,漏出时会有自味。

⑵ 、视觉--煤气外泄,会造成空气中形成雾状白烟。

⑶ 、听觉--会有“嘶嘶”的声音。

⑷ 、触觉--手接近外泄的漏洞,会有凉凉的感觉。

二、 使用煤气时,观察火焰正常呈淡蓝色,如发现呈红色,即表示不完全燃烧现象;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之危险,应立即请煤气专业人员检修、调整炉具。

三、 定期检查炉具、煤气管线是正常;怀疑煤气管(管线)有漏气时,不可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测试,应以肥皂泡检查有无泄漏。仔细地检查一下,灶具、热水器等燃气用具是否与供应的煤气相符合,与灶具的连接管两端卡子有否安装固定好,所有阀门是否关好。

四、 发现煤气漏气时应如何处置:

⑴ 、立即关闭煤气开关。

⑵ 、千万不可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

⑶ 、轻轻的打开所有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

⑷ 、打报警处理。

五、 送气时,应做好交接记录;

⑴ 并检查钢瓶请注意检验期限,并附有检验合格标。

⑵ 钢瓶请直立,且避免受猛烈震动。

⑶ 、放置于通风良好且避免日晒场所。

⑷ 、不可将钢瓶放倒使用。⑸、钢瓶上不可放置物品,以免引燃。⑹、保证贮存煤气不得超过两瓶,将贮存煤气降到最低,确保安全。

第4篇 液化气体钢瓶安全管理原则规范

气体钢瓶经销单位的气瓶管理急需提高,应加强对运输、储存气体钢瓶瓶的安全管理。原则是:

1.有掌握气体钢瓶安全知识的专人负责气瓶安全工作;

2.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3.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4.定期对气体钢瓶的储存、运输(含装卸)、经销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第5篇 液化气公司危险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动火作业或其它危险性试验时的作业范围、方案拟定、审批手续及动火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2.危险作业范围

2.1.一类危险作业范围

2.1.1.液化石油气压力容器和管道设备检修动火;

2.1.2.储罐区内动火;

2.1.3.灌瓶车间及瓶台、重存瓶区动火;

2.1.4.压缩车间、液化气泵房、倒空车间动火;

2.1.5.供应站空、重瓶台(库)动火;

2.1.6.液化石油气管网接改线动火;

2.1.7.液化石油气储罐检查和槽车开罐检修动火;

2.1.8.加油站、加气站、气化间、调压间动火;

2.1.9.液化石油气闸井动火;

2.1.10.其它具有一定危险性试验和作业。

2.2.二类危险作业范围

2.2.1.灌瓶厂、储备厂除上述一类范围以外的其它部位动火;

2.2.2.供应站院内动火。

2.3.动火方式

涉及内容包括电气焊、打水泥、喷灯、锤钻、手砂轮、电锯、风箱、射钉枪、放液、明火等危险作业方式。

3.危险作业方案拟定及审批

3.1.凡属一类危险作业,由作业单位拟定作业方案(风涉及液化气管线、容器动火须拟定方案)或填报动火报告表(除液化气管线、容器动火以外的其它动火填报此表),其内容包括:

3.1.1.作业目的:

3.1.2.作业组织机构:

3.1.3.作业的起止时间:

3.1.4.作业步骤及工艺流程;作业的具体部位,并画草图说明;

第6篇 员工食堂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一、使用煤气之前必须将食堂的窗户、大门打开;保持良好通风;观察煤气是否有臭味;确认无漏气时再开火使用。⑴、嗅觉--家用煤气中掺有臭剂,漏出时会有自味。⑵、视觉--煤气外泄,会造成空气中形成雾状白烟。⑶、听觉--会有“嘶嘶”的声音。⑷、触觉--手接近外泄的漏洞,会有凉凉的感觉。

二、使用煤气时,观察火焰正常呈淡蓝色,如发现呈红色,即表示不完全燃烧现象;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之危险,应立即请煤气专业人员检修、调整炉具。

三、定期检查炉具、煤气管线是正常;怀疑煤气管(管线)有漏气时,不可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测试,应以肥皂泡检查有无泄漏。仔细地检查一下,灶具、热水器等燃气用具是否与供应的煤气相符合,与灶具的连接管两端卡子有否安装固定好,所有阀门是否关好。

四、发现煤气漏气时应如何处置:⑴、立即关闭煤气开关。⑵、千万不可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⑶、轻轻的打开所有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⑷、打报警处理。

五、送气时,应做好交接记录;⑴并检查钢瓶请注意检验期限,并附有检验合格标。⑵钢瓶请直立,且避免受猛烈震动。⑶、放置于通风良好且避免日晒场所。⑷、不可将钢瓶放倒使用。⑸、钢瓶上不可放置物品,以免引燃。⑹、保证贮存煤气不得超过两瓶,将贮存煤气降到最低,确保安全。

第7篇 液化气储配站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城市化改造的不断推进,城市管道燃气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市场也由城市逐步转向广大农村,但在一定时间段内,燃气行业将出现管道燃气与瓶装液化石油气并存发展的现象。为此,液化气储配站的消防安全管理仍显重要。

一、做好储罐区消防安全操作管理

1、槽车必须装设阻火器,车况良好,装备符合行业标准。灌装作业前,液化气站的日常管理人员必须与槽车押运人员共同检查管道及接地线连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灌装。

2、灌装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同时向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储罐进液,一般也不允许两台储罐同时出液。灌装操作结束后,必须仔细检查现场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3、储罐区的运行管理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每班不能少于两人。在储罐进液或出液作业时,运行人员必须在现场全程监视。密切注意运行中管系产生的荷载、应力、振动等(必要时应进行应力分析,确定管系的支承和防振措施,避免应力过大和振动产生的事故隐患),若发现液位超过最高允许警戒标记,应及时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

4、每小时至少对罐区巡视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校对液面高度,核对压力表指示值,检查安全阀铅封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失灵等异常情况,均不得进行进液或出液作业。

5、 检查设备和管道有无“跑、冒、滴、漏”等,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一旦发现罐体有裂纹漏气,应立即采取倒罐措施。

6 、罐区内的液相管、气相管、热力管、排污管、水管、空气管等,应按规定涂成不同颜色同时还应在管道上标上流向以示区别,在各种阀门上应统一编号挂牌,以防误操作。

7、 对罐区的避雷设施,每年都要进行全面检查。遇雷雨天气,不应到储罐的顶部和底部检查。

二、做好储罐区设备运行安全操作管理

1、做好设备采购、保养、维修登记台帐,按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2、检查、维修、保养烃泵、压缩机和其他灌装机械,确保灌装等一切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并按制度规定进行压力容器、仪表的检测、检验。

3、严格执行重瓶复核制度,严格控制灌装量,严禁超装。若发现超装必须及时妥善处理。

4、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对灌装区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消灭“跑、冒、滴、漏”现象,灌装区各种设备的使用均应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操作。

5、随时监测车间内空气中液化石油气浓度,保持良好通风。若有报警,操作人员须立即去现场察看,查清原因,同时通知相关主管。

6、 站区贮罐压力达到8bar以上或气温高于34℃时应开启喷淋系统。站区内的防雷接地系统必须每年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完好。设备间确保通风顺畅。

7、尽量选用操作方便、余气量少的灌装接头,以及有自动切断装置的专用台秤。

三、液化气储配站消防监测应急安全管理

1、适当增加燃气检测报警器的设置数量,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器设在爆炸危险区域,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为7.5米、室外为15米。

2、有条件的储配站,应在其工作区应安装现场实时监控设施,消防值班人员应随时对工作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对储罐区和易燃易爆场区域更应作24小时的重点监控。以便尽早地发现泄漏点,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成立事故应急工作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预警方案,定期进行事故抢险演练,提高职工应急处理能力,应急处理系统应随时保持完好状态。

4、做好应急抢险管理工作,储备站应配备必备的应急抢险工具和材料用品,抢修工具有电焊、气割、堵漏装具;应急抢险材料应有按储罐第一道法兰结构尺寸,配备适合该法兰的堵漏装具和工具,有条件的站应在液化气储罐上加装注水装置,其他还有金属缠绕垫片和专用级螺栓螺母组合等材料。

5、应急抢人员的防护用品包括有防护服、防护鞋、防护帽、防护手套和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不少于2套,应急创修人员要会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本处于城市边沿的一些lpg储配站也慢慢的溶入了城市范围之内。如此一来,液化气储配站的安全管理涉及到了整个城市的大安全问题。为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液化气储配站消防安全生产管理,从根本上去杜绝消防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第8篇 某厨房液化气安全管理规定

为加强区域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公私财产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酒店全范围内所有使用液化气的区域。

第二条使用液化石油气炉灶的同时在厨房内使用柴油灶或其他炉灶,水平距离必须保持在0.8米以上。

第三条液化石油气应放置在稳固、荫凉、通风良好的位置,钢瓶应直立放置,严禁倒置、倾斜或平卧放置。

第四条液化石油气钢瓶按规定送检,禁止使用变形、超龄、脱漆和字印不清的钢瓶。

第五条不准将液化石油气钢瓶靠近高温源和阳光下曝晒,严禁用明火烘烤钢瓶。

第六条经常检查、保养灶具和钢瓶,定期更换减压阀、输气管等配件,禁止碰撞或用硬件敲击开启钢瓶阀门。

第七条使用前要检查钢瓶阀门、管路及接头是否漏气,当发现室内有液化气气味时,不得使用明火或开关电器,应及时打开门、窗通风。

第八条使用时采用先点火后送气的方法(自动打火、按说明操作)点燃后不得离人,并随时观察情况。

第九条钢瓶内液化气不得放尽,瓶内应保持大于0.5/㎝2表压,以防空气进入钢瓶;充装时应严格执行安全系数标准,不得超量充装。

第十条严禁私自灌装和倾倒液化气;瓶内残液应由液化气供应部门统一处理,严禁倒入卫生间、垃圾箱或排污沟内。

第十一条对违章使用液化气、私自灌装液化气和处理残液者,如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云南方舟大酒店将依法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云南方舟大酒店有限公司

消防监控中心

第9篇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保证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安全可靠,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xxxx在用的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

试压作业。

第二章试压操作

第三条软管试压前,必须进行下列外观检查:

1、检查是否存在永久性形变,如有存在严禁继续使用;

2、表面无异常突起和毛刺明显缺陷,表面无划伤。

第四条试压操作过程应遵循下列要求:

1、试压操作前,作业人员需通知安全口,安全口负责现场监护;

2、需将软管接头拆除并移至栈桥下空旷区域试压作业;

3、试压过程必须两人一并作业;

4、水压试验用水必须清洁,无腐蚀性;

5、试压过程中,升压应缓慢,达到强度试验压力3.75mpa后,稳压10分钟,检查无漏无压降为合格,然后将压力降到公称压力2.5mpa,进行严密性试验,稳压30分钟,经检查无漏无压降为合格;

6、在保压过程中禁止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

7、有压力时,禁止紧固螺栓或进行修理;

8、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尽快排尽软管中的积水,并将内表面自然风干。

第五条试压作业防护措施:

1、试压作业前,在作业5米范围内,划定警戒区域,除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外,其余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域;

2、试压作业时,将装车软管放入预制好的套管内,并将套管闭合锁紧,用螺栓固定;

3、试压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禁止站在端面法兰、盲板的对面,以防止其蹦出伤人;

4、压力达到指定值后稳压过程中,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退出到警戒线外。

第三章数据记录及维护保养

第六条试压结束后,将数据记录入《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记录》表中,并存档;

第七条试压合格软管,贴合格标签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八条液化气装车软管如有损坏,应及时报设备口;

第九条软管试压周期为6个月;

第十条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由装车班负责日常检查及维护保

养。

第四章附 则

第十一条本规定未尽之技术要求按产品有关技术条款、《石油化工管道用金属软管选用、检验及验收》执行。

第十二条本规定与上级标准(规范)相悖的按上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10篇 液化气瓶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性质,加上瓶体本身承受较高压力,使用不当,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保证我单位用气安全,使用液化气瓶严格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1、应使用有制造许可证企业的合格产品,不使用超期未检的气瓶。

2、必须到已输充装注册的单位或经销注册的单位购气。

3、自制造之日起,前三次检验周期为4年,第四次为三年,液化气瓶安全使用期限是15年,应避免液化气瓶超期“服役”。

4、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气瓶,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禁止使用。

5、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6、严禁敲打、碰撞气瓶。

7、严禁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8、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气瓶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9、气瓶连接加热装置的软管,应在工作面自然下垂,液化气瓶应与加热装置保持3米以上距离。

10、使用液化气时,先检查附近是否有火源,安全检查后打开气瓶阀门,再开加热装置开关,用毕,亦要先关气瓶阀门,待火熄,再关闭加热装置开关,防止因关一个阀门,易致气体泄漏发生安全事故。

11、气瓶使用完毕后及时放回库房,严禁将气并瓶留在工作现场。

12、库房液化气实瓶与空瓶要分别存放,严禁混放。

13、安全员应每天对液化气瓶库房进行安全巡查,每日不得少于三次,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11篇 食堂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一、使用液化气之前必须将食堂的窗户、大门打开;保持良好通风;观察液化气是否有臭味;确认无漏气时再开火使用。⑴、嗅觉--家用液化气中掺有臭剂,漏出时会有自味。⑵、视觉--液化气外泄,会造成空气中形成雾状白烟。⑶、听觉--会有“嘶嘶”的声音。⑷、触觉--手接近外泄的漏洞,会有凉凉的感觉。

二、使用液化气时,观察火焰正常呈淡蓝色,如发现呈红色,即表示不完全燃烧现象;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之危险,应立即请液化气专业人员检修、调整炉具。

三、定期检查炉具、液化气管线是正常;怀疑液化气管(管线)有漏气时,不可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测试,应以肥皂泡检查有无泄漏。仔细地检查一下,灶具、热水器等燃气用具是否与供应的液化气相符合,与灶具的连接管两端卡子有否安装固定好,所有阀门是否关好。

四、发现液化气漏气时应如何处置:⑴、立即关闭液化气开关。⑵、千万不可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⑶、轻轻的打开所有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⑷、打报警处理。

五、送气时,应做好交接记录;⑴并检查钢瓶请注意检验期限,并附有检验合格标。⑵钢瓶请直立,且避免受猛烈震动。⑶、放置于通风良好且避免日晒场所。⑷、不可将钢瓶放倒使用。⑸、钢瓶上不可放置物品,以免引燃。⑹、保证贮存液化气不得超过两瓶,将贮存液化气降到最低,确保安全。

责任人:

第12篇 液化气罐安全管理规定

液化石油气以其清洁卫生和方便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性质,加上瓶体本身承受较高压力,使用不当,容易发生安全检查事故。为保证我处餐厅用气安全,使用液化气瓶严格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1 、应使用有制造许可证企业的合格产品,不使用超期未检的气瓶。

2、民用气瓶,自制造之日起,前三次检验周期为4年,第四次为三年。使用期超过15年的气瓶,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依法予以销毁。

3、使用者必须到已办理充装注册的单位或经销注册的单位购气。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瓶,运输距离不得超过50公里。

4 、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必须按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气瓶,不符合安全技术 要求的气瓶禁止使用。

5、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6、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

7、夏季应防止曝晒。

8、严禁敲打、碰撞气瓶。

9、严禁在气瓶上电焊引弧。

10、严禁用温度高于40℃的热源给气瓶加热。

11、液化石油气用户及经销者,严禁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次气瓶倒装,或直接由罐车对气瓶进行充装,严禁自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12、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气瓶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13、严禁擅自更改气瓶的铅印和颜色标记。

第13篇 学校食堂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一、使用液化气之前必须将食堂的窗户、大门打开;保持良好通风;观察液化气是否有臭味;确认无漏气时再开火使用。⑴、嗅觉--家用液化气中掺有臭剂,漏出时会有自味。⑵、视觉--液化气外泄,会造成空气中形成雾状白烟。⑶、听觉--会有“嘶嘶”的声音。⑷、触觉--手接近外泄的漏洞,会有凉凉的感觉。

二、使用液化气时,观察火焰正常呈淡蓝色,如发现呈红色,即表示不完全燃烧现象;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之危险,应立即请液化气专业人员检修、调整炉具。

三、定期检查炉具、液化气管线是正常;怀疑液化气管(管线)有漏气时,不可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测试,应以肥皂泡检查有无泄漏。仔细地检查一下,灶具、热水器等燃气用具是否与供应的液化气相符合,与灶具的连接管两端卡子有否安装固定好,所有阀门是否关好。

四、发现液化气漏气时应如何处置:⑴、立即关闭液化气开关。⑵、千万不可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⑶、轻轻的打开所有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⑷、打报警处理。

五、送气时,应做好交接记录;⑴并检查钢瓶请注意检验期限,并附有检验合格标。⑵钢瓶请直立,且避免受猛烈震动。⑶、放置于通风良好且避免日晒场所。⑷、不可将钢瓶放倒使用。⑸、钢瓶上不可放置物品,以免引燃。⑹、保证贮存液化气不得超过两瓶,将贮存液化气降到最低,确保安全。

责任人:

第14篇 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保证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安全可靠,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用的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

试压作业。

第二章试压操作

第三条软管试压前,必须进行下列外观检查:

1、检查是否存在永久性形变,如有存在严禁继续使用;

2、表面无异常突起和毛刺明显缺陷,表面无划伤。

第四条试压操作过程应遵循下列要求:

1、试压操作前,作业人员需通知安全口,安全口负责现场监护;

2、需将软管接头拆除并移至栈桥下空旷区域试压作业;

3、试压过程必须两人一并作业;

4、水压试验用水必须清洁,无腐蚀性;

5、试压过程中,升压应缓慢,达到强度试验压力3.75mpa后,稳压10分钟,检查无漏无压降为合格,然后将压力降到公称压力2.5mpa,进行严密性试验,稳压30分钟,经检查无漏无压降为合格;

6、在保压过程中禁止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

7、有压力时,禁止紧固螺栓或进行修理;

8、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尽快排尽软管中的积水,并将内表面自然风干。

第五条试压作业防护措施:

1、试压作业前,在作业5米范围内,划定警戒区域,除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外,其余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域;

2、试压作业时,将装车软管放入预制好的套管内,并将套管闭合锁紧,用螺栓固定;

3、试压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禁止站在端面法兰、盲板的对面,以防止其蹦出伤人;

4、压力达到指定值后稳压过程中,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退出到警戒线外。

第三章数据记录及维护保养

第六条试压结束后,将数据记录入《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记录》表中,并存档;

第七条试压合格软管,贴合格标签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八条液化气装车软管如有损坏,应及时报设备口;

第九条软管试压周期为6个月;

第十条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由装车班负责日常检查及维护保

养。

第四章附 则

第十一条本规定未尽之技术要求按产品有关技术条款、《石油化工管道用金属软管选用、检验及验收》执行。

第十二条本规定与上级标准(规范)相悖的按上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15篇 轻烃液化气栈桥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安全可靠,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用的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

试压作业。

第二章试压操作

第三条软管试压前,必须进行下列外观检查:

1、检查是否存在永久性形变,如有存在严禁继续使用;

2、表面无异常突起和毛刺明显缺陷,表面无划伤。

第四条试压操作过程应遵循下列要求:

1、试压操作前,作业人员需通知安全口,安全口负责现场监护;

2、需将软管接头拆除并移至栈桥下空旷区域试压作业;

3、试压过程必须两人一并作业;

4、水压试验用水必须清洁,无腐蚀性;

5、试压过程中,升压应缓慢,达到强度试验压力3.75mpa后,稳压10分钟,检查无漏无压降为合格,然后将压力降到公称压力2.5mpa,进行严密性试验,稳压30分钟,经检查无漏无压降为合格;

6、在保压过程中禁止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

7、有压力时,禁止紧固螺栓或进行修理;

8、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尽快排尽软管中的积水,并将内表面自然风干。

第五条试压作业防护措施:

1、试压作业前,在作业5米范围内,划定警戒区域,除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外,其余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域;

2、试压作业时,将装车软管放入预制好的套管内,并将套管闭合锁紧,用螺栓固定;

3、试压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禁止站在端面法兰、盲板的对面,以防止其蹦出伤人;

4、压力达到指定值后稳压过程中,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退出到警戒线外。

第三章 数据记录及维护保养

第六条试压结束后,将数据记录入《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记录》表中,并存档;

第七条 试压合格软管,贴合格标签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八条 液化气装车软管如有损坏,应及时报设备口;

第九条 软管试压周期为6个月;

第十条 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由装车班负责日常检查及维护保

养。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一条本规定未尽之技术要求按产品有关技术条款、《石油化工管道用金属软管选用、检验及验收》(sh/t 3412-1999)执行。

第十二条本规定与上级标准(规范)相悖的按上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15篇范文)

一、液化气主要成份液化气一般叫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 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为了提醒人们及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液化气信息

  • 液化气站安全管理规定(6篇范文)
  • 液化气站安全管理规定(6篇范文)115人关注

    为保证液化气站的安全生产以及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1、严禁在液化气站停车场和站内吸烟,严禁携带任何易 ...[更多]

  • 液化气站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液化气站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96人关注

    一、基本要求1、本规定所称用火作业,是指除工艺设备以外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主要包括;(1)气焊、电焊、等各种焊接 ...[更多]

  • 液化气罐安全管理规定(2篇范文)
  • 液化气罐安全管理规定(2篇范文)95人关注

    液化石油气以其清洁卫生和方便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性质,加上瓶体本身承受较高压力,使用不当,容易发生安全检查事故。为 ...[更多]

  • 液化气罐安全管理规定
  • 液化气罐安全管理规定92人关注

    液化石油气以其清洁卫生和方便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性质,加上瓶体本身承受较高压力,使用不当,容易发生安全检查事故。为 ...[更多]

  • 学校食堂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 学校食堂液化气安全使用管理规定89人关注

    一、使用液化气之前必须将食堂的窗户、大门打开;保持良好通风;观察液化气是否有臭味;确认无漏气时再开火使用。⑴、嗅觉--家用液化气中掺有臭剂,漏出时会有自味。⑵ ...[更多]

  • 液化气瓶管理规定(2篇范文)
  • 液化气瓶管理规定(2篇范文)86人关注

    为规范公司液化气石油气瓶充装、使用、存放、检验和报废的管理,依据国家质检总局[2003第46号]《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结合公司气瓶使用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本 ...[更多]

  • 液化气罐的安全管理规定
  • 液化气罐的安全管理规定82人关注

    液化石油气以其清洁卫生和方便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性质,加上瓶体本身承受较高压力,使用不当,容易发生安全检查事故。为保证 ...[更多]

  • 液化气和压缩天然气站安全管理规定
  • 液化气和压缩天然气站安全管理规定80人关注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新建、改建、扩建的液化石油气(lpg)和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应符合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要求。第二条加气站经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