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是大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集高寒、边远、贫困、山区、民族五位一体,气候恶劣、山高坡陡、基础薄弱、产业滞后、群众贫困,全乡辖6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4495户18545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53%,全乡经济总收入4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6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去年,上高桥乡在市、县的关心指导下,把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点面结合,建造血式扶贫新格局,在打堡村先行试点,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扶贫资金用活了,群众思想变活了,项目产生了叠加效应、扩大效应,项目实施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众多媒体关注,一年来全乡黄牛养殖存栏增加近2000头,真正破解了贫困山区产业发展难、群众增收难、资金筹措难的三难问题。
2、扶贫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按照县委的部署和要求,我作为班子一把手,带头学习,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查找问题和整改问题,带头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我局3月18日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带领局相关干部多次深入**乡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3、阆中属重点扶贫县(市),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十一五”末,全市共有贫困村(居)454 个,贫困户49933 户,贫困人口达13.15 万人。2024-2024 年,阆中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达2.2 亿元,在115 村实施了扶贫开发,贫困户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全市共有5.4 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但全市仍有339 个贫困村、20828 贫困户、7.29 万人口没有脱贫。加快减贫脱困,实现在2024 年底前摘掉贫困县帽子,到2024 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4、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xx县xx乡xx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5、阆中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市),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十一五”末,全市共有贫困村(居)454个,贫困户49933户,贫困人口达13.15万人。2024-2024年,阆中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达2.2亿元,在115村实施了扶贫开发,贫困户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全市共有5.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但全市仍有339个贫困村、20828贫困户、7.29万人口没有脱贫。加快减贫脱困,实现在2024年底前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到2024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6、2024乡镇精准扶贫调研 按照选派办、扶贫办部署,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到了17个生产队,对全村精准帮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7、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相关要求,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近期我乡在11个村范围内开展了精准扶贫摸底调查,通过广泛走访农户,深入交流,实地查看,对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查找出了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全面理清了扶贫工作的思路。现就前期的调查摸底情况报告如下:
8、根据《___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9、2024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为适应扶贫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了解致贫原因,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6月30日7月13日,县发改局和会仪镇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村组户,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扶贫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为期14天的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0、xx___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德兴市新一轮机关企事业单位挂点包村精准扶贫攻坚掀起了浪潮,市总工会结对帮扶xx村,通过组织村干部、党员中心户长和村民小组长座谈会、上户走访贫困户和实地了解xx村农业生产等方式,形成了xx村精准扶贫攻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