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练习题答案(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4-17 21:54:02 查看人数:17

环境管理体系-练习题答案

第1篇 环境管理体系-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答案写在题前括号内)

(a )1、组织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应采用下列哪项标准

a. iso14001; b.iso14011; c.iso14040; d.iso14012

(a )2、gb/t24001标准规定必须对下列要素制定程序。

a. 4.3.1、4.4.6、4.4.7 b. 4.3.2、4.3.3 c. 4.4.2、4.6 d.以上全对

( d)3、确保持续改进的相关要素

a. 4.2、4.3.3、4.4.7 b. 4.5.2 c. 4.5.1、4.5.4、4.6 d.以上全对

( b ) 4 、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标准中的文件控制条款要求组织做到

a. 对于标准中要求文件化的内容全部文件化;b.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书面和电子形式存放的全部和记录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 c. 出于管理方便的需要,在重点环境岗位上可不放置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该作业指导书放在部长处即可;

( d )5、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途径是

a. 目标和指标; b. 4.4.6 运行控制;

c.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d a+b+c

( c ) 6、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

a. 材料替代; b. 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 生活垃圾外运; d 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 c )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

b. 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c.对相关方要尽可能地宣传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

d 必须对重要的相关方进行环境知识培训。

( c )8、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收集并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不包括

a. 适用于组织识别的环境因素的所有环境法规; b. 我国签署的环境国际公约;

c. 有关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d 组织所处行业的环境法规要求。

( a )9、组织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应采用下列哪项标准( )

a. iso14001 b. iso14011 c.iso14050 d.iso14012

( d )10、组织的环境方针中必须包括 ( )。

a.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b.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c. 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d. 以上全对。

( c )11、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目的在于( )。

a.消除组织的环境影响; b. 满足相关方的所有要求;

c. 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指标; d.所有上述答案。

( b )12、iso14001标准中的4.4.3信息交流是指( )。

a.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b. 组织内部和外部都要进行信息交流;

c. 组织与认证机构的信息交流; d. 组织与政府的环境部门的信息交流。

( d )13、iso14001标准中的4.5.1的主要要求是 ( )。

a. 检测设备的校准与维护; b. 检查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c. 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d.以上全对。

( b )14、 为确保gb/t24001-2004标准,当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a. 组织应对所有产品了解生命周期的全过程;b. 组织能够控制并有影响的所有环境因素c. 仅仅是那些在现场范围之内产生的环境因素; d. 所有上述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

(√)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在( )中划“√”,错误的划“×”

(×)1、组织必须遵守国家及地方环境 法律法规,对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组织可自行决定是否遵守。

(×)2、gb/t24001-2004之4.4.3信息交流,,强调的是信息的传递,而不是处理。

(√)3、一个组织可以有多名环境管理者代表。

(×)4、不同地区的两个组织,只要生产同种产品,他们评价重大环境因素的尺度应该是一致的。

(×)5、某城市的开发区,区内有100多家企始业单位,以开发区整体的形式获取iso14001标准证书不可以。

(×)6、相关方的投诉记录,只要组织进行处理了,就可以不必保留。

(√)7、内部审核工作可以由组织内部人员进行,也可以聘请外部人员进行。

(×)8、员工只要背出环境方针就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环境方针。

(×)9、环境因素识别就是要识别出重要的环境因素。

(×)10、有的组织可能没有重要环境因素,如没有生产活动的贸易公司。

(×)11、环境目标和指标必须量化,,以便于执行。

(√)12、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当包括污染预防的内容。

(√)13、环境管理方案依据重要环境因素来制定。

(×)14、在环境管理方案中组织只要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就可以了,对无关的部门不必明确职责和权限。

(×)15、只要保证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就可以了。

(√)16、组织应以书面形式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信息。

(×)17、对外部相关方的信息做好记录就可以了。

(×)18、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如何编制,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决定。

(√)19、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必须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进行评审。

(×)20、gb/t24001-2004 的4.5.1中的测量是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的,其测量的准确性由外部机构保证,只要他们给出测量报告就可以了。

(√)21、不符合应当是指各种不符合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体系的其他任何要求的情况。组织应当对所有不合格都采取纠正措施。

(√)22、gb/t24001-2004不要求组织同时改善一切环境行为。

(×)23、gb/t24001-2004的4.3.1中能够控制指的是现在状态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控制,而过去和将来状态的环境因素却只能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24、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由组织的相关方所产生的环境因素。

(×)25、组织应针对每一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

(√)26、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关键岗位应制定具体操作的运行标准,可以用文字、图示或样品等表示。

(√)27、gb/t24001-2004标准4.3.2法律与其他要求条款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来确定适用的法律及其他要求。

(×)28、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按国家规定交纳超标排污费;排放污染物不超标的,便不需要缴纳排污费。

(×)29、污染预防的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的外运。

(√)30、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环境影响。

(√)31、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可通过4.3.3、 4.4.6、 4.4.7。

(×)32、环境因素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都是有害的,所以都应该想办法加以消减。

(×)33、在识别环境因素时,由于环境因素在异常、紧急状态很少发生,可以先不识别,留待持续改进时再考虑。

(√)34、水、电的节省或有效利用也是污染预防的一种方式。

(√)35、某厂的噪声排放已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被识别为重要环境因素则仍然需要降低噪声的排放。

(√)36、内审员应对审核中发现并报告的所有不合格项进行跟踪验证,确保其关闭。

(√)37、在环境法律、法规变更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38、当国家、省、地(市)等各级环境标准中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不同时,一般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三、填空题(每题1分)(请将标准代号和条款号一起填在横线上)

1、查某化工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一览表”,没有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列入到一览表中。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3.2______。

2、“现场抽查某冰箱厂装配车间两名员工,对于所在岗位有哪些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未能回答清楚”。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4.2b ______。

3、“某企业每年2次对锅炉排放的烟气中的so2,烟尘进行监测并评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5.1_______。

4、“企业将其在生产中产生的铬渣运到城郊区的山坡掩埋。”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4.6_____。

5、公司员工在中午就餐时有人走灯亮的习惯,用电超过了预期目标。

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3.3______。

6、企业对周围社区居民对噪音大的抱怨未按书面程序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

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4.3______。

7、组织定期全面检查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关联与衔接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实施。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5.4_____。

8、某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岗位上贴有环境作业指导书,但体系文件及索引中没有此文件。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4.5b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8分)

1、iso14001:2004版规定的合规性评价是对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应怎样评价

第一方面: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可适用的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第二方面:组织应评价对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这可以和第一方面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定期评价,并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2、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应考虑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八个方面分别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在判断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全过程,并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八个方面:1)向大气排放;2)向水体排放;3)向土地排放;4)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5)能源使用:6)能量释放(如热、辐射、震动);7)废物和副产品;8)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3、在gb/t24001-2004标准中哪些条款涉及法律法规,如何理解

涉及法律法规:4.2、4.3.1、4.3.2、4.3.3 、4.4.2 、4.4.3 、4.4.6 、4.4.7 、4.5.2、4.5.3、4.5.5 4.6

理解: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贯穿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始终。

4、什么是环境风险管理它包括那些内容

是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恰当的法规条例,选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消减环境风险的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风险度和可接受的损害水平,并进行政策分析及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并付诸于实施,以降低或消除该风险,保护人民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安全。其内容包括:

制定毒物的环境管理条例和标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强化环境管理;制定特定区域、城市、工业的综合环境管理计划;加强对风险源的控制;环境风险的应急管理及恢复技术。

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是什么

被审核的环境管理体系必须是正规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必须是正式的活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必须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性;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一个抽样检查的过程。

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阶段:评价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初步评价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充分性和适宜性,了解其实施运行的基本情况,现场确认审核范围,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准备。

第二阶段:确认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验证其是否有效实施运行,以决定是否推荐通过认证注册。

五、案例题(每题6分、共36分)

请写出不符合事实、不符合标准的代号和条款号和内容

1、审核员在机修车间发现车间地面全是油污,且有五处已汪油,车削的带油钢屑与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审核员问:车间没有要求对油品的泄露进行控制吗车间主任说:我们已将油品污染土地、有害垃圾的处理作为重要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并出示了相关的作业指导书。

答:本案例有不符合

不符合事实:车间地面全是油污,且有五处已汪油,车削的带油的铁削与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

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中的4.4.6条款

不符合内容:组织应确保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不符合性质:实施性不符合

2、该公司短短半个月内就接到数次厂区附近居民联名要求停止夜间作业的抱怨信,当审核员询问此问题时,管理者代表胸有成竹地答到:“我已问过此事,只要总经理出国考察一回来就可以研究,给予经济赔偿,给居民一个满意的回答。”

答:本案例有不符合

不符合事实:未及时给附近居民回答,以至于半个月内数次联名抱怨。

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中的4.4.3b条款

不符合内容:组织应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不符合性质:实施性不符合

7、查看某分厂“环境管理方案”中写明2月份要建立空压机房,以降低噪声排放,现场发现空压机仍然露天放置,分厂厂长解释说:现在环保局已将分厂所在的区域由住宅区改为工业区,我们的噪声排放现在是达标的,因此也就没有再建空压机房的必要了。

答:本案例有不符合

不符合事实:“环境管理方案”中写明2月份要建立空压机房,以降低噪声排放,现场发现空压机仍然露天放置。

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中的4.3.3条款

不符合内容:安装和过程发生变化后,管理方案进行修订等方面考虑。

不符合性质:实施性不符合

4、审核员在某污水处理站审核,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要对排放污水的酸碱度(ph值)进行监测,查现场监测记录得知污水ph值变化幅度很大,从3-11不等,询问员工应执行的标准是多少,员工说不清楚,因为文件中没有作出规定。

答:本案例有不符合

不符合事实:查现场监测记录得知污水ph值变化幅度很大,从3-11不等,询问员工应执行的标准是多少,员工说不清楚,因为文件中没有作出规定。

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中的4.4.5条款

不符合内容:对文件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确认其适宜性。

不符合性质:实施性不符合

第2篇 建筑公司环境管理培训意识能力控制程序

建筑集团公司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称: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

1.目的

明确培训需求,提高全员环境意识,确保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岗位人员经过相应培训,并具备胜任其承担工作的能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员工环境管理的培训。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本程序。负责制定集团公司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监督检查各层次人员环境管理意识和能力培训的落实工作。

3.2行政部、企管部共同组织领导层和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的环境意识、能力培训。

3.3企管部负责环境管理培训教材和教师的联系工作。

3.4各单位负责组织落实本单位管理层和重要环境因素岗位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能力的培训。

4.控制程序

4.1 确定培训需求和计划

4.1.1确定培训需求:凡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具体分三个层次。

a.领导层:集团公司副经理以上领导和各分公司经理;

b.管理层:各单位管理干部(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

c.操作层:施工或工作在重要环境因素岗位的具体操作人员;

d.重要环境因素岗位:防水员、油漆工、筛砂工、抹灰工、电焊工、混凝土搅拌手、混凝土剔凿工、混凝土振捣工、炊事员、架子工、木工、现场清扫洒水员、机械手、钢筋工、管道工、瓦工、司炉工、维修工、材料员、保管员、电工、保洁员、环保员、试验工等。

4.1.2确定培训计划

a.各层次的培训都要在培训前制定计划,报各层次的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b.各单位要填写《环境管理培训计划表》(ems/03-1),报行政部备案; 由行政部对各单位上报的培训计划进行汇总,填写《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实施汇总表》(ems/03-2),为检查落实情况做准备。

4.2明确各层次人员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4.2.1培训方式

4.2.1.1领导层的培训

由集团公司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利用统一组织学习或座谈会形式进行。

4.2.1.2管理层的培训

a.分公司领导层由行政部会同企管部以内部办班的形式进行。

b.项目部管理层由分公司以内部办班的方式进行。

4.2.1.3内审员的培训

由各单位确定内审员名单,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企管部负责组织,以集中办班的方式进行。

4.2.1.4操作层的培训

a.一般员工的培训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可采取讲课或考核的方式进行。

b.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岗位员工的培训,由各单位组织。根据重要环境因素岗位确定并填写《重要环境因素岗位人员名单》(ems/03-3)。可采取讲课、作业指导书交底、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同时进行相应的能力考核。

c.新员工培训,由各项目部以入场教育的形式进行。

d.相关方的培训由各项目部以宣讲方式为主,对物资材料供货方和劳务工程分承包方进行培训。

4.2.2培训内容

4.2.2.1各层次的培训内容(见w*/ems/c*/a/03-2001附表1)

4.2.2.2培训意识要求

通过对各层次人员的培训,使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工作活动中实际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可产生的环境效益;

c.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4.2.3培训考核

4.2.3.1对环境管理培训应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一般采取答卷形式,也可采取口头问答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确认,对于没有达到培训要求的人员要进行再次培训。

4.2.3.2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中的工作成绩与过失,各单位要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查:

a.行政部根据培训计划对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的培训情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并填写《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实施汇总表》(ems/03-2)的效果检查情况栏目。

b.各单位要对培训情况和效果进行自查,填写《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实施汇总表》(ems/03-2)的效果检查情况栏目。

4.3培训记录

4.3.1所有培训必须有记录,应包括培训计划、考勤、教材、试卷、成绩等。

4.3.2培训记录由实施部门负责记录并保存。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统一保管。具体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5.相关文件

w*/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

w*/ems/c*/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

6.标准表格

ems/03-1《环境管理培训计划表》

ems/03-2《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实施汇总表》

ems/03-3《重要环境因素岗位人员名单》

第3篇 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标

目标和指标

1 目的和范围

本要素对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说明,以确保有效实现公司之环境方针。

2 职责

2.1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规划公司环境目标、指标。

2.2 总经理负责审批本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

2.3 环境管理者代表适时组织对环境目标、指标之更新、改进。

3 管理要求

3.1 为确保公司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均有明确的环境目标、指标,管理者代表应组织策划,并由总经理负责审批环境目标,指标应:

a)以环境方针为框架和规划原则,体现和支持环境方针;

b)力争最大定量化,若环境目标不能定量,则用环境指标予以支持;

c)具有可行性,经过一定时期努力可实现;

d)所有环境目标,指标均有环境方案予以支持;

e)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f)相关方的环境关注焦点和观点;

g)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诺。

3.2 为使环境目标、指标得以实现,公司编编制了《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控制程序》,内容包括:

3.2.1 环境管理者代表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依据公司确定之环境方针,规划出环境目标、指标、并形成文件。

3.2.2 总经理负责审批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

3.2.3 环境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前夕,应对环境目标、指标进行适宜性、有效性评估,并形成相应的评估报告。

4引用程序文件

4.1 《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控制程序》………………e/zh-pf-05

第4篇 施工环境管理体系:水污染的管理

水污染的管理

a) 目标、指标:不排放未经沉淀处理的污水,污水沉淀率100%,污水排放符合标准的要求。

b) 开工前,项目经理负责与市政管理部门/城建开发部门联系,提出污水排放申请,得到认可后,将现场临时污水管网与市政污水管网连接。

c) 施工现场建立临时污水管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逐级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d) 劳务分包单位负责沉淀池泥沙清理。沉淀池每周清理一次,清理出的泥沙按无毒无害废弃物进行处理。

e) 泵送混凝土施工,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线或用于洒水降尘。

f) 结构洒水养护等产生的污水,禁止随地排放。作业时严格控制污水流向,在合理位置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g) 为防止水污染,现场厕所排污管线上设化粪池,定期清掏,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h) 现场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其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禁止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第5篇 建筑公司环境管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建筑集团公司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称: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验证质量(环境)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促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不断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内部审核工作。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领导和组织内部审核工作。

3.2企管部负责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具体组织实施内审和归口管理工作。

3.3审核组负责编制内审实施计划、填写不合格报告、编制审核报告及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等工作。

3.4受审核单位负责指派专人陪同审核组工作,提供保证审核过程有效进行所需的资源,并根据不合格报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4.控制程序

4.1年度审核计划

每年初,由企管部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年度审核计划的内容: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受审核单位及审核时间。

c.审核的频次:根据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确定审核的方式和频次。但对各单位所开展的质量(环境)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4.2审核准备

4.2.1由企管部推荐经过培训并经最高管理者任命,具备内审员资格,且与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组成审核组,确定审核组长和组员。

4.2.2根据年度审核计划的安排,由审核组长编制《内部质量(环境)审核实施计划》(ems/13-1),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提前一周下发至受审核单位。

4.2.3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的具体分工,编制内部质量(环境)审核检查表,填写《内部质量(环境)审核检查及现场观察记录表》(ems/13-2)。

4.3实施审核

4.3.1首次会议

由审核组长主持,受审核单位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

会议内容:重申审核目的、范围;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分工、审核方法和审核时间,并声明审核中的检查仅是抽查。

会议内容由指定的审核员记录。

4.3.2现场审核

根据审核计划和分工安排,审核员采取听、问、看、查等方式收集客观证据,将观察结果填入ems/13-2表的相关栏目。当现场审核发现问题时,审核员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对所存在的问题的客观性进行研究,力求公正。观察结果要得到陪同人员的签字认可。

4.3.3编写不合格报告

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审核组工作会议。由审核员提出不合格项,经审核组讨论确认后,填写《内部质量(环境)审核不合格报告》(ems/13-4)的相应栏目。

4.3.4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同首次会议。

会议内容:由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的总体情况和不合格项的分布情况,对管

理体系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会议内容由指定的审核员记录。

4.3.5内部审核报告

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对本次审核进行总结,编制内部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受审核单位。

审核报告的内容: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不合格项的数量、分布情况;

c.主要不合格项的说明、对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判定意见;

d.改进管理体系的建议。

4.3.6纠正措施和跟踪验证

受审核单位针对ms18-4表的内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后,实施纠正,审核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4.4记录和文件的管理

内部审核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和文件,企管部应保留一份。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5.相关文件

w*/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

w*/ems/c*/a/07-200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w*/ems/c*/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

*j/qp/*z/01-2001《档案管理办法》

6.标准表格

ems/13-1内部质量(环境)审核实施计划

ems/13-2内部质量(环境)审核检查及现场观察记录表

ems/13-3内部质量(环境)审核不合格项分布表

ems/13-4内部质量(环境)审核不合格报告

第6篇 环境管理手册颁布令

《环境管理手册》颁布令

生效日期:

颁布令

本《环境管理手册》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据gb/t 24001:1996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经认真审核,现予颁布实施。《环境管理手册》内容包括:

a)环境方针;

b)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所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的表述。

本《环境管理手册》从颁发之日起,要求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严格贯彻执行。

总经理:

20年月 日

第7篇 建筑公司环境管理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建筑集团公司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称: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与质量、环境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控制,使管理体系运行的所有场所都能得到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使用作废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与质量环境有关的所有场所的文件资料的控制。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编制并监督实施本程序。

3.2各部门的职责详见w*/ems/c*/a/07附表1-3。

4.控制程序

4.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方法:包括分类、编制、组织会签、审批、编号、收发、复制、更改、销毁等规定,具体在本程序的附表中说明。

4.1.1体系文件的控制方法(详见w*/ems/c*/a/07附表1)

4.1.2外来及管理性文件的控制方法(详见w*/ems/c*/a/07附表2)

4.1.3工程技术文件资料的控制方法(详见w*/ems/c*/a/07附表3)

4.1.4工程承包合同的控制,执行集团公司的《合同评审控制程序》、《合同管理办法》。

4.2文件的评审

各部门在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现需要对文件进行修订时,要及时将文件修订信息传递到企管部,由企管部整理并提交管理评审。

4.3更改形式及归档要求

4.3.1更改形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可在原文件上划改(更改数字在

30字以内,用双划线划掉要更改的内容,在更改处加盖更改专用章,更改内容填写在《文件修改记录表》ems/07-5表上)或局部换页更改。换版的管理体系文件发布时,应注名原文件作废。

4.3.2文件和资料的归档:执行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办法》。

4.4文件和资料的编号规定

4.4.1集团公司下发的行政、管理性文件的编号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类规定,每年从01开始顺序编号。

4.4.2体系文件编号规定

4.4.2.1体系文件分类

a.质量体系文件:指依据iso9002:1994版标准编制的文件,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岗位责任制》三层。此层次的文件将在质量体系文件换版(iso9001:2000版)后失效。

b.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指依据iso14001:1996版标准编制的文件,分《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环境管理作业指导书》三层。

4.4.2.2质量体系文件编号

文件编码规定:

a.公司代码:建筑集团公司-*j;

b.文件类别:质量保证手册-qa;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qp;

c.文件序号:用两位阿拉伯字母表示,从01开始。

4.4.2.3部门和分公司代码

工程部-gc经营部-jy企管部-qg行政部-*z财务科-cw

试验室-sy开发办-kf材料公司-cl集团一公司-y*

集团二公司-zr集团三公司-sj 集团四公司-sq

集团五公司-wy集团六公司-lc集团七公司-qh

集团八公司-bf集团九公司-jc 集团十公司-zi

集团十一公司-ws集团十二公司-ad直属三公司-js

直属一处-yc 直属二处-rc直属三处-sc 直属四处-zs

4.4.2.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号

a.《环境管理手册》:w*/emsc/a-2001

b.《环境管理程序文件》:w*/ems/c*/a/**-2001

c.集团公司编制的《环境管理作业指导书》w*/ems/zds/a/**-2001

d.各部门和分公司编制的《环境管理作业指导书》w*/ems/ yy /a/**-

e.《岗位责任制》:w*/gwzr/yy/a/**-2001

各代码含义:

emsc:代表环境管理手册

ems:代表环境管理体系

c*:代表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zds:代表环境管理作业指导书

**:代表文件序号,从01开始

yy:代表部门代码,部门代码见本程序4.4.2.3条款的规定

2001:代表文件编制时间为2001年

a:代表a版

gwzr:代表岗位责任制度

5.相关文件

w*/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

w*/ems/c*/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

*j/qp/*z/01-2000《档案管理办法》

*j/qp/02-2000《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j/qp/jy/04-2000《合同管理办法》

6.标准表格

ems/07-1《文件和资料控制清单》

ems/07-2《文件资料发文审批表》

ems/07-3《文件会签表》

ems/07-4《文件资料收文登记表》

ems/07-5《文件修改记录表》

ems/07-6《文件和资料控制检查记录》

ems/07-7《文件资料销毁记录》

ems/12-1《记录(文件)借阅登记表》

第8篇 施工环境管理体系:大门及围墙工程标志牌

大门及围墙

现场大门采用双扇钢制密闭门,门高2.2m,单扇宽4m,外喷刷2 度浅蓝色油漆,门柱尺寸为50×50cm 正方形红砖砌筑。

现场围墙设计:围墙内、外抹灰面装饰分别为外墙白色喷塑、大压花,内墙刷大白浆,围墙顶采用蓝色乳胶漆,每砖柱顶预留一个展示用照明线盒。

工程标志牌

现场导向牌:按照本单位ci 形象识别系统的要求,在工地入口及主要道路设置导向牌。

操作规程牌:钢筋加工场、木工车间等机具集中或较固定处,醒目位置标挂相应机具安全操作规程牌。

安全警示牌:机具、电箱、四口五临边等位置标挂相应的安全警示牌。外架、卸料平台挂验收合格牌和限载牌,限载牌须写明具体数字:模板多少块、木方多少条等。

设备牌:塔吊、电梯、履带吊或汽车吊等垂直运输、起重设备,标挂验收合格牌、操作规程牌、机械性能牌、定人定牌和安全警示牌。

材料标识牌:钢筋、水电安装材料、砌筑材料等分别挂材料标识牌,注明规格和检验状态。

第9篇 建筑公司环境管理监测控制程序

建筑集团公司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称:环境管理监测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取得可靠的监测数据,以便判断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评价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并为环境的策划、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单位环境绩效、有关运行控制和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监测和监督。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程序;负责对环境法规、标准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负责对施工现场环境目标和指标实现情况进行监督。

3.2试验室负责对监测设备的控制。

3.3企管部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

3.4行政部负责对办公区域环境目标和指标实现情况进行监督。

3.5各单位负责实施本单位的监测和测量活动。

4.工作程序

4.1从监测、监控、监督三个方面进行监测和测量

4.1 1监测:指对环境产生影响或具有影响的活动易于量化的关键特性进行测量的过程。如噪声、污水等自己监测或委托环保监测中心进行监测的项目。

4.1.2监控:指各单位对环境产生影响或具有潜在影响的活动自己进行自查。如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等。

4.1.3监督:指对不易于量化的关键特性采取定性检查的方式进行的检查和督促。如固体废弃物、油类、化学品等操作人员是否按程序工作。

4.2要求

4.2.1监测

4.2.1.1工程部按照《噪声控制程序》的规定每个工程进行一至两次监测,填写并保存《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排放监测记录》。

4.2.1.2分公司负责每月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两次定期监测,由安全员(环保员)负责记录,填写并保存《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排放监测记录》。

4.2.1.3项目部负责对本项目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每10天进行一次监测,填写并保存《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排放监测记录》。

4.2.1.4每年由工程部统一委托环保监测中心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水进行监测,测量结果由工程部进行评价后反馈给相关单位。

4.2.2监控

4.2.2.1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控

a.监控的依据为:各单位《施工现场目标与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规定的目标指标和方法措施、相关的运行控制程序、《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b.监控的频次为:根据环境管理方案规定的时间表,在计划完成日期之前进行。

c.分公司负责对本公司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填写并保存《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记录表》(ems/05-1)和《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记录表》(ems/10-1)。

4.2.2.2对办公区域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控

a.监控的依据为:各单位《办公区域目标与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规定的目标、指标和方法措施、运行控制程序、《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b.监控的频次为:根据环境管理方案规定的时间表,在计划完成日期之前进行。

c.行政部和分公司分别对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填写并保存《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记录表》和《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表》。

4.2.3监督

4.2.3.1对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的监督的要求

a.集团公司各部门和分公司要定期对施工现场污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扬尘、易燃易爆化学品、能源资源、应急准备和响应等进行监督,填写并保存《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表》。

b.对每个在施工程监督的次数为:工程部每个工程监督一至两次;分公司每月监督一次;项目部每月监督两次。

c.监督的依据为: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

d.工程部负责对各分公司(项目部)施工现场的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落实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填写并保存《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记录表》。

e.行政部负责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填写并保存检查记录。

f.经营部负责对施工现场劳务和工程分包运行控制情况及信息交流情况进行监督,填写并保存监督检查记录。

4.2.3.2对办公区域重要环境因素监督的要求

a.集团公司各部门和分公司要定期对办公区域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能源资源、应急准备与响应等进行监督。

b.监督的次数为:行政部每月一次;分公司每月两次。

c.监督的依据为: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

d.行政部和分公司分别对集团公司和本分公司办公区域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落实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填写并保存《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记录表》、《办公区域能源消耗检查记录表》(ems/0806-1)、《办公区域环境卫生检查表一》(ems/0808-2.1)、《办公区域环境卫生检查表二》(ems/0808-2.2)。

4.2.3.3企管部负责组织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规定,并形成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4.2.3.4工程部、行政部每年根据分工(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以验证其与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形成文件并提交管理评审。

4.3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执行《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4保存监测、监控和监督记录,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

4.5监测设备的管理

4.5.1'设备'的采购、校准、标识,均按照《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4.5.2'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严格执行《awa5633型声级计操作规程》和《ds-31b型粉尘采样器操作规程》的规定。

4.5.3'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环保员在使用'设备'前要进行检查。使用后要进行维护保养,并填写《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记录》(ems/10-2)。

4.5.4'设备'的管理

4.5.4.1'设备'要由专人负责管理,严禁无关人员擅自动用。

4.5.4.2'设备'要设专用库房保存,不得乱堆乱放。要对'设备'的贮存及搬运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手段,

保证做到不致因贮存、搬运而影响'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5.相关文件

w*/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

w*/ems/c*/a/04-2001《施工现场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w*/ems/c*/a/05-2001《办公区域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w*/ems/c*/a/0801-2001《对供货方控制程序》

w*/ems/c*/a/0802-2001《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控制程序》

w*/ems/c*/a/0803-2001《扬尘控制程序》

w*/ems/c*/a/0804-2001《噪声控制程序》

w*/ems/c*/a/0805-2001《施工现场能源资源控制程序》

w*/ems/c*/a/0806-2001《办公区域能源资源控制程序》

w*/ems/c*/a/0807-2001《污水控制程序》

w*/ems/c*/a/0808-2001《废弃物控制程序》

w*/ems/c*/a/11-2001《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w*/ems/c*/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

w*/ems/c*/a/13-200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w*/ems/sy/a/01-2001《ds-31b型粉尘采样器操作规程》

w*/ems/sy/a/02-2001《awa5633型声级计操作规程》

6.标准表格

ems/05-1《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记录表》

ems/0806-1《办公区域能源消耗检查记录表》

ems/0806-2《汽油(柴油)耗油量统计表》

ems/10-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表》

ems/10-2《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记录》

ems/0808-2.1《办公区域环境卫生检查表一》

第10篇 施工环境卫生管理

管理措施:

1) 施工现场的施工车辆的轮胎不得带泥出场,土方运输车辆不得沿路遗撒,车行道路在夏季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2) 现场办公室要清洁整齐,窗明地净。

3) 现场伙房整洁卫生、灶具干净,操作间、仓库清洁、无蝇、无鼠、生熟食品分开,食物有遮盖措施。

4) 炊事人员要有健康证,炊事人员工作帽,工作服要清洁卫生。

5) 现场职工宿舍内外,不得随意泼洒废水,生活用具卫生,床下无杂物,生活垃圾要定点存放,清理及时。

6) 厕所屋顶、墙壁要严密,门窗整齐有效,卫生措施有力,施工现场不准随地大小便。

7) 工地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防止传染病传播措施,病源携带者,必须进行隔离治治疗。

8) 操作间刀、盆、案板等炊具生、熟分开,存放炊具要有封闭式柜橱。库房内须有存放各种佐料、副食的密闭器皿,存放的粮食应距墙距地大于20cm,饮水器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清洗。

9) 施工现场应有卫生工作负责人并设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

第11篇 大厦业主手册-楼宇保养与环境卫生管理

大厦《业主手册》:楼宇保养与环境卫生管理

一、楼宇保养

请阅读《住宅使用说明书》,按其所指引的内容对房屋进行合理的使用、养护和修缮,保持房屋的良好状态。一旦发现有损毁的地方,无论是否殃及他人,均应立即加以修葺妥当。房屋的修缮责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由下列情形之一,造成房屋损坏的,由行为人负责赔偿和修复:

(一)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的;

(二)擅自改变房屋设施设备的;

(三)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四)自行装修改动的项目。

二、环境卫生管理

1、大厦已有专业清洁队伍负责大厦内公众地方的环境卫生,但仍有赖于全体客户的自觉和配合,才能保持地方清洁。

2、各户室内的清洁卫生工作,由业户自行负责,亦可委托物业管理公司有偿服务。

3、各客户应将室内垃圾用塑料袋包好密封后,投放入大厦的垃圾桶内,清洁工会按时清理。

4、如有大笨重物品,如废旧家具、过年盆桔等,可自行搬到垃圾站,亦可以委托物业管理公司有偿处理。

5、业户不得将杂物堆放在走廊或楼梯间,以免阻塞通道。

第12篇 环境监测管理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生产中外排污染物及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的日常监测。

2 职责

2.1 质检中心环境监测组负责外排污染物及厂区环境大气的监测。

2.2 安全环保部负责环境监测的日常监管。

3 环境监测管理

3.1 质检中心环境监测组要严格按照环境监测内容表对公司各车间单位外排污染物进行例行监测,监测率要达到100%。

3.2 环境监测组要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建立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台帐和监测报表,记录要规范、齐全、正确、准时。

3.3 质检中心环境监测组要在每周五下午将监测周报报安全环保部,每月月初1个工作日内将上月监测月报报安全环保部。监测到的异常结果需及时上报安全环保部。

3.4 质检中心上报监测数据须经核对及监测复核人审查签字,加盖环境监测公章方可报出。

3.5 环境监测组业务工作受安全环保部的指导,并受其监督。

3.6 安全环保部根据质检中心上报监测报表建立相应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台账,并负责依据上级部门要求上报相关报表。

附:监测内容表。

记录

《废气污染源监测报表》

《厂区环境大气监测月报》

《污水处理场监测报表》

《厂区废水排放监测周报》

《总排口废水监测报表》

附:监测内容表

一、废水监测

监测 点监测项目监控指标监测频率
公司总排污口ph6~91次/工作日
色度80倍1次/工作日
codcr75mg/l1次/工作日
苯胺类2.0 mg/l1次/工作日
氨氮20 mg/l1次/工作日
ss150 mg/l1次/周
石油类10 mg/l1次/周
硝基苯类3.0 mg/l1次/周
挥发酚0.5 mg/l1次/周
氰化物0.5 mg/l1次/周
水汽锅炉循环水ph6~91次/工作日
水处理中和池ph6~91次/工作日

二、废气监测

监测 点监测 项 目监测 频 率
水汽锅炉烟气so2、nox、烟尘、黑度1次/月
造气炉烟气so2、黑度1次/月
光气尾气光气1次/月

三、厂区环境大气监测

监测 点监测 项 目监 测 频 率
办公楼西北路口co、cocl2、so2、tsp、cl21次/月,每次

不少于45分钟

锅炉房西南路口co、cocl2、so2、tsp、cl2
造气炉东南路口co、cocl2、so2、tsp、cl2
消防队西北路口co、cocl2、so2、tsp、cl2

四、污水处理场废水监测

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控指标监测频率
污水处理场排污口ph6~91次/日
色度80倍1次/日
氨氮30 mg/l1次/日
codcr100mg/l1次/日
苯胺类2.0 mg/l1次/日

注:以上监控指标为最高允许排放限值(ph除外)。

环境管理体系-练习题答案(十二篇)

一、选择题(每题1分)(答案写在题前括号内)(a )1、组织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应采用下列哪项标准a. iso14001; b.iso14011; c.iso14040; d.iso14012(a )2、gb/t24001标准规定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环境信息

  • 不良作业环境的管理
  • 不良作业环境的管理98人关注

    通常所说的作业环境,主要是指工作场所照明温度、湿度、噪声、振动,有害气体和粉尘等的调节与控制状况煤矿井下作业现场是个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的人工环境,远比地 ...[更多]

  • 工程环境管理规划(2篇范文)
  • 工程环境管理规划(2篇范文)94人关注

    1工程环境管理特点1.1工程环境概况本工程位于d市b镇,b镇位于d市东部,地处穗港经济轴的中心,汇聚d站、d东站两大铁路交通枢纽。同时常虎、博深两条高速公路穿越其中, ...[更多]

  • 物业环境污染控制管理手册
  • 物业环境污染控制管理手册94人关注

    物业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管理手册--环境污染控制1.0 总则建立文件化程序,以便对于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进行控制。2.0 职责管理部负 ...[更多]

  • 汇源小区环境监管管理
  • 汇源小区环境监管管理94人关注

    汇源豪庭小区环境监管管理主要是清洁、绿化的监管首先是依据公司清洁绿化管理手册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月、季、年考评注意:四害消杀、病虫害消杀不得使用对人 ...[更多]

  • 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标(十二篇)
  • 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标(十二篇)93人关注

    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1 目的和范围本要素对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说明,以确保有效实现公司之环境方针。2 ...[更多]

  •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
  •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91人关注

    (一)采光生产场所采光是生产必须的条件,如果采光不良,长期作业,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产生误操作,或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同时合理采光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