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措施

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2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1:00:09 查看人数:33

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第1篇 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形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以下谈谈发生事故原因几种情况。

1、施工人员素质低

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民工,这些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来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2、法制不健全

目前建筑市场较为混乱,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下,偷工减料,安全意识谈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制不健全,跟不上形热发展的需要,对安全事故查处不利。

3、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野蛮施工

非机械动力工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非电工乱拉扯电线,不通过漏电开关,发生漏电事故时漏电开关不起作用,造成触电身亡。电工在接线时,不将电闸关闭,带电操作,造成触电身亡。民工不戴安全帽,穿拖鞋上脚手脚进行操作作业,不小心失足,造成坠落死亡。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高空拆架拆摸,架杆、模板往地上扔,扔不下就用脚踹,脚蹬空随之坠落。为抢工程进度,进行大规模施工,强令民工连续作业,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而亡。

4、材料机具质量不合格

塔机吊钩失灵,吊斗失控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塔臂组装螺栓强度不够,以小代大,抗剪能力削弱,螺栓被剪切断,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索落下,砸伤地面工作人员。安全网质量差,不能有效拦截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伤亡。

5、防护设施不全

临边不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搭设低于施工作业层面高度,作业面没有实行全封闭。有的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不隔层设置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造成坠落事故发生。

针对以上分析,为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施工企业一般都有安全组织机构,但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班组安全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2、规范建筑业分包及完善安全法

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一个项目,严禁业主方肢解分包,严禁多次转包,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加强安全法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施工企业在目前已有的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加强适合本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的法律,标准和制度的补充完善,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加强安全教育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①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②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③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必须定期进行体验;④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励的处罚;⑤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4、加强安全技术管理与协调

工程中标后,要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要有施工技术员编写的书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向工人交代,特别是高空、有毒作业,必须有相应的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急救处理方法。每日有班组长、班组安全员对当天工作操作工序提出的安全要求。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加强条条、条块、块块之间的协调配合。

5、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企业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企业对违章指挥、操作,冒险作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规范项目的施工安全行为。安全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检查,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对人员的伤害,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人,完善各种安全设施。在施工作业面上设固定的安全管理员,对危险性大的脚手架,起重机搭设和拆除,机械设备吊装,用电设备工作,基础土方开挖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筑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情况瞬息万变,可变性大,必须持之以恒的抓,否则各项规章制度将无法落实到实处,随时都将可能发生突发事故。

6、运用科研成果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含量,用于减少和弥补人为的错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努力做建筑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解放生产力,变手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高空作业为地面操作,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掌握并运用人机工程学和安全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调整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状况,避免员工在情绪低落时出现失常行为,有效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进程,它包括安全组织和安全意识,企业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加强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使之与新的施工技术相配套。同时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使之与生产能力相吻合,使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人头上。并经常性的开展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建筑职工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第2篇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文明和谐的劳动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如何“以人为本”、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不安全因素、达到安全生产的一门科学。为了改善和优化劳动安全管理状态,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减少劳动安全风险,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促使企业劳动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笔者以为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和实施劳动安全管理,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施工单位每年都要安全贯标,经过内审和外审,就是要使全员了解和认识安全贯标管理的重要性,靠自我调节和转变观念来增强安全意识。

1、签订工程项目安全目标责任制,使项目领导明确安全目标,充分履行项目领导是工程项目劳动生产安全管理责任人应负的权利和义务;设立专职和兼职安全员,佩带红袖章,发放一定的岗位津贴,同时,制订年度安全达标目标,对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实行安全业绩考核,奖罚分明,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2、在劳动安全宣传、教育、设备等方面,项目领导要舍得花钱,大力投入,针对各项工程的性质和安全风险大小,落实安全所需的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绝不挪用。比如在隧道,特大、特高桥等施工中,安全设备一定要投入到位,确保劳动人员的安全。

3、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职责。各专项方案编制和审批,从源头上抓起,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加强教育与培训,作业人员由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同时应遵循“一线操作工人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做到每人持证上岗,教育领先,交底在前”的原则。

二、劳动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预防措施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和警告。有的人不按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如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忘记关闭设备等。预防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每个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成为遵章守纪的职工。

2、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加油、修理、调整、焊接等。在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对运行的机械、装置,对带电的设备,对受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的物体等进行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是不允许的。预防措施:严禁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加油等,做到停机处理各类故障和杂物;严格执行受压容器、加热物和危险物品的操作管理制度,防止受压容器爆炸、加热体灼烫和危险物品外溢,以防伤及自身或他人。

3、造成安全危险状态。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安全装置调整错误等。预防措施:对安全装置要在操作前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有效时方可进行生产作业。在正常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人们的不安全意识而造成某种危险状态,从而埋下事故的隐患,导致他人或自身受到伤害。针对这种状态,除了要开展对员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外,有关部门还必须进行检查,员工之间也要进行互查,消除人们的不安全意识,杜绝危险状态的产生。

4、使用劳动保护用具、防护服装方面的缺陷。有的不穿安全防护用品,有的光着上身或穿短袖施工,有的操纵带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等。预防措施:为提高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效果,除了合理发放和正确使用外,还应教育员工爱护公物,妥善保养,杜绝乱用乱丢现象,防止损坏遗失。特别是专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一定要按照用品的养护要求有专人保管,正确选择,以免变质,老化、失效,造成了事故。

三、影响劳动安全的心理因素识别

1、自我表现心理的特点。这种心理在一些新员工、青年员工身上表现的较为突出。他们表现的很自信,很有把握,在别人面前喜欢表现自已的能力。但有的员工不懂装懂,盲目操作,有的一知半解充内行,冒险作业。自我表现的心理导致乱摸乱动机械设备,这种心理一定要克服,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是很危险的。

2、饶幸心理的特点。完成一些操作,往往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有些安全操作方法往往较为复杂。而存在饶幸心理的人从图省事出发,常把安全操作方法视为多余的,理由是“别的操作方法也不一定出事故”。于是,对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他不去注意,明令严禁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做。

3、逆反、反常心理的特点。这种心理状况常常表现在被管理与管理者的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持这种心态的员工往往气大于理,常常是“你要我这样干,我偏要那样做”。在存在逆反心理的情况下工作,极易导致事故发生。人的情绪的形成通常受到生理、家庭、社会多方面因素剌激影响。反映这种心态的现象很多,例如:夫妻吵架后上班的职工,多数心情急躁或闷闷不乐,有孩子生病的家,牵肠挂肚的员工在岗位上会心神不定等。员工在反常心理状态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工作,是很容易出事故的

四、加强企业劳动安全管理与从业人员自律相结合

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固然可以大大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也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依赖思想,自我防护意识淡化。因此在加强劳动安全管理的同时,应强调劳动者保护自已和他人安全的义务非常重要。《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享有安全生产保障的同时也有各项义务,如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等。施工现场仅靠几个安全员管理安全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现场管理。提高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专业的职能管理与职工的自我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控制自身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实现各岗位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纪律,共同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劳动安全维系着你我他,维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我们要贯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方针,从劳动保护角度管理好安全,向安全要效益,实现施工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2篇范文)

近几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安全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谈建筑施工企业信息

  • 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2篇范文)
  • 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2篇范文)33人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 ...[更多]

  • 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 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10人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