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造气车间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规程(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5 17:54:06 查看人数:33

造气车间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规程

第1篇 造气车间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规程

造气车间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步骤

处理

负责人

启动原则

发生洪讯灾害影响到车间正常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

班长

报警

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及车间主任报告:地点、汛情严重程度,次发事故情况,报告人***.

班长

班长

应急程序启动

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以车间主任为指挥的现场领导小组,迅速通知各相关人员到现场应急处理。

车间主任

紧急避险

特大暴雨、雷电期间,除正常生产外,停止一切户外施工作业,做好人身防雷、防电等保护,做好电器的防雨工作。

操作工

现场处理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沉着冷静,利用日常准备好的防汛设备、防汛工具、进行抽水、堵水等处理工作。

检查各个电器设备的防雨情况,及时做好电器防雨工作。

加强检查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在汛情实在太大,本部门无法控制时,要一方面检查防汛,另一方面向公司防汛指挥部汇报汛情,请求公司派人支援,并协调做好其他工作。

车间应急小组

预防措施

提前做好防汛准备,达到完好状态,准备好一切防汛必备的使用工具:铁锨、沙袋等工具。

对日常配备的防汛设备、设施全面进行检查。

加强电器防雨罩的日常维护。

车间应急小组

注意

汛情解除后,在车间的统一领导下,各班长带领各岗位操作人员对设备、管线、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做好记录,如存在隐患要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维修。

领导小组在得到各班组检查的情况汇报后,确认各方面正常,向公司汇报、请示,得到答复后方可恢复安全平稳的正常生产。

有电线浸泡的地方请注意绕行并及时汇

第2篇 造气车间公共卫生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步骤

处理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在岗人员出现头痛、呕吐、腹泻,腹部痉挛和发烧症状

班长

报警

立即将发病故障情况报告班长

立即向调度和车间领导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时间是***,中毒人数***,中毒症状***.

班长

班长

应急程序启动

组织在岗人员对中毒人员进行初步急救,启动应急预案。

班长

现场警戒

确定中毒人数。

引到急救车在合适位置停放,配合医疗人员对中毒人员实施急救,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车间应急小组

医疗救护

根据现场观察中毒症状,对中毒人员实施合理救治,必要是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车间应急小组

事故处理

通知所有在岗人员中毒情况,并统计个人饮食情况,判断事故原因

如果中毒食品来自公司食堂,立即向调度和食堂报告,对中毒食品进行控制,防止进一步扩大中毒范围。

如果中毒食品来自个人自带,立即对食品进行控制,对中毒人员进行洗胃,必要时实施人工呼吸等措施,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车间应急小组

事故恢复

查明食物中毒原因,控制人员接触。

安排替岗人员到位,维持正常生产。

车间主任

注意事项

报警时必须讲清楚车间名称,发生时间、地点、部位、中毒人数、中毒症状等内容。

所有未中毒人员必须接受医疗人员诊断,确定无中毒者方可复岗值班。

对中毒食品必须严格控制,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发生中毒扩大事故。

第3篇 造气车间气柜安全操作规程

一 气柜构造:

气柜为两塔节直升式气柜,容积10000m3。气柜由钟罩、中ⅰ节、中ⅱ节、水槽四部分组成,均由钢板焊接而成,钟罩顶部为圆弧形。顶部设有放空管、放空阀、取样阀,四周置有平衡重锤均匀分布于钟罩边缘,中ⅰ节上下均有环形水封,钟罩、中ⅰ节,中ⅱ节均有14个导轮,水槽上环形导轨14根,进出口均设有两个水封,进出口水封槽,进出口溢流水封。正常生产时溢流水封,主要作用是将气体中夹带的冷凝水及时排掉,由进出口溢流水封溢流出满足连续生产,防止冷凝水积存一定高度,进出口管会被冷凝水水封,使煤气出不去,为了克服此现象而设溢流水封。

二 气柜工作原理:

设钟罩和重锤总重为g,设进气压力p,作用于整个钟罩顶部的力为g1,则g1=pf=g。加上对钟罩的浮力,故当进气时气柜能沿导轨上升。但当气柜输入气量小于出气量时,气体内气体减少,气体密度降低,压力下降。这时气柜在自重量作用下沿导轨下降,气柜内的压力恢复至原来的压力时,气柜就停止下降。气柜进出口有水封槽,依靠溢流管的溢流作用,使水槽内的水保持一定的高度,水槽内有两根管道伸出水面。一根为进气管,另一根为出气管。向气柜送气前中ⅰ节、中ⅱ节的环形水封保持一定高度的水位,水槽内水位保持溢流。当气柜内气量增加时,钟罩、中ⅰ节、中ⅱ节先后上升,反之先后下降。钟罩顶部设有安全罩,当钟罩下降到最小容积时,安全罩在出气管的管口上,安全罩的下部浸入水面形成水封,可防止将钟罩抽瘪,钟罩上部装有安全放空管,当气柜较低时,安全放空管的下部浸入水面,气柜内的气体不能排出,当气柜上升过高时,安全放空管下部离开水面,气柜内的气体能自动从放空管放空,防止钟罩上升过高被顶翻。气柜的进出口管均有水封,以便停车时和前后系统隔离。

三 气柜工艺流程:

1、流程叙述:半水煤气经洗气塔洗涤后,汇入煤气总管。通过气柜进口水封槽到气柜,进行自然混合,然后半水煤气经出口水封槽到气柜出口总管去净化工段。

四 气柜任务:

气柜的作用是贮存一定数量的半水煤气,使之混合均匀,并保证原料气净化及压缩,合成等工序的连续生产,对均衡系统负荷,能起一定缓冲作用。

五 运行操作要点:

1、投运前的检查和准备。

①检查气柜内有无遗留工具和杂物等。

②向水槽、中ⅰ节、中ⅱ节环形水封加水到规定的程度。

③检查各部位正常后,向气柜内送空气(缓慢)送气过程中检查各导轮与导轨之间是否运行正常,随时调整并测量气柜内静压在规定的指标内。

④在气柜测试升、降过程中全面检查,做气密性试验,确保气柜无泄漏点。

2、置换

(ⅰ)大修停车置换

a置换介质及要求:先用惰性气体置换气柜中半水煤气,要求惰性气体co+h2 ≤5%.氧含量o2≤ 0.5%,再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要求气体co+h2≤0.5%,氧含量o2≥20%。

b置换程序及注意事项

①全厂停车后,气柜放低到1000m3,煤气炉向气柜送合格惰性气体,气柜升高到3000m3后,打开气柜顶部放空阀,气柜放低1000m3,再送惰性气体使气柜到3000m3,放到1000m3,反复多次,气柜顶部取样分析合格,气柜升到8000m3以上,开始向后工序送气置换。

②惰性气体置换合格后,气柜放到1000m3,联系造气岗位送空气,气柜打到8000m3以上时,向后工序送空气。同时气柜顶部放空阀打开稍许。

③气柜各取样点取样分析氧含量≥20%时视为空气置换合格。

④全厂空气置换合格后,气柜进、出口水封加水水封,必要时气柜顶部放空打开把气柜放平,停车自然通风。

(ⅱ)开车置换

a.使用介质及要求,开车先用惰性气体置换空气,要求惰性气体co+h2≤5%,氧含量o2≤ 0.5%。用半水煤气置换惰性气体,要求氧含量o2≤ 0.5%。

b.置换程序和注意事项。

①造气岗位煤气炉制出合格惰性气体,排掉气柜进口水封后,送到气柜。气柜打到3000m3,放到1000m3,反复多次,气柜各处取样分析合格后,气柜用惰性气体打到8000m3以上,排掉气柜出口水封。

②向后工序送惰性气体置换全厂。

③惰性气体置换合格后,气柜放到1000m3。向气柜送合格半水煤气,注意严格控制半水煤气中氧含量o2≤ 0.5%,置换气柜。

④气柜半水煤气置换合格后,向后工序送半水煤气。

⑤置换时,要求惰性气体质量要合格,不能送不合格惰性气体到气柜。煤气炉制半水煤气时,严防半水煤气氧高。

⑥在生产过程中,用水泵每天至少一次向中ⅰ节、中ⅱ节水封上水,防止气柜每节之间由于缺水使水封冲破,气柜突然下降。

(ⅲ)突然停车处理及注意事项:

①根据停车时间长短,联系调度、值班长双方确定气柜是否加水水封。遇特殊情况向车间领导汇报。

②停车后向气柜进、出口水封加水,使气柜与前、后系统隔离。

③开车时向气柜水槽内补水,确保气柜各节水封起到水封作用。防止气柜每节之间由于缺水使水封冲破,气柜突然下降。

④具备开车条件先排气柜进口水封,把气柜打到8000m3以上时,排掉气柜出口水封,在未排完气柜出口水封时,不得开罗茨机,防止从水封吸入空气发生爆炸事故。

六 气柜安全操作要点:

1.安全控制指标

①气柜高度 5000---9000m3

②气柜静压 ≤4.2kpa

③煤气中氧含量 ≤0.5%

④环境co浓度 ≤ 30mg/m3

⑤水槽水温 ≥5℃

2.开车注意事项

①进、出口水封放水时,若气柜有一定高度直接放水,若气柜高度为零,先打开气柜顶部放空阀,然后缓慢放水,以防放水太快抽瘪气柜。

②用惰性气体置换气柜时,排掉气柜进口水封。置换过程中气柜顶部打开放空阀,惰性气体置换合格后用半水煤气置换,要求各取样点分析氧含量≤ 0.5%。

③气柜半水煤气置换合格后,检查并排掉出口水封,往后工序送气开车。

3.停车注意事项

①用惰性气体和空气置换气柜时,注意气柜顶部取样合格。

②气柜水封加水时,若气柜有一定高度,直接加水,若气柜高度为零,先打开气柜顶部放空阀,再缓慢加水,以防加水太快抽瘪气柜。

七 常见事故的预防措施:

1.气柜猛降或抽负

①事故原因:煤气炉由于某些原因向气柜送气量大减或者后工序加量过猛出气量增加快。

②预防措施:加强联系,保证气柜进出气量平衡。

2.气柜猛升或跑气

①事故原因:煤气炉向气柜送气量过大或后工序减量太快,后工段压缩机跳车。

②预防措施:加强调度联系,发现气柜猛长,立即联系煤气炉岗位停煤气炉,控制气柜上涨高度。

八 巡回检查要点:

①每小时对气柜进、出口溢流水封溢流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②每周(白班)检查一次气柜导轮,导轮吻合情况,并对导轮加润滑油。

③每天白班对环形水封内加水,保证各水封正常。

九 气柜中气体泄漏及中毒预防措施:

1.气柜中气体成份:

co2 6---8% co 31---33% h2 37---41%

n2 19---21% o2≤0.5%

2.一氧化碳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它比空气轻,相对密度为0.97,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极限为12.5—74%。

气柜内存有含一氧化碳很高的半水煤气,因其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所以不易被人察觉。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危险的有毒气体。

3.泄漏应急处理

气柜中气体泄漏时,现场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应急人员尽量切断气体泄漏源,防止气体浓度过高发生爆炸事故。

4.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预防措施

①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疲软、眼花、耳鸣、心悸、神志恍惚等症状。离开中毒环境后,一经呼吸新鲜空气很快恢复。轻度中毒时,化验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20%以下。

②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口唇、面颊、前胸及大腿内侧出现樱桃红色,并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走路不稳甚至大小便失禁,昏迷等症状。多数患者治愈后不留后遗症,中度中毒时,化验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20%--50%之间。

③高度中毒多因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气体,吸入后很快昏迷,牙关紧闭,全身痉挛并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心肌损害、心力衰竭和休克等。并发症主要因器官长时间缺氧所致。重度中毒时,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50%以上。

5.现场急救:迅速将中毒者抬到新鲜空气处,解开衣服领口,注意保暖,呼吸困难者,立即给氧治疗,然后送往医院。迅速撤离人员至上风口,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氧呼吸器,合理通风或强力通风,直至一氧化碳浓度在指标范围内。

第4篇 造气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1、造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1原料煤应大小块分烧,以防产生风洞导致过氧。

1.2原料煤含水量过高时,加煤后禁止炉口观察应立即关炉盖。

1.3在外面积尘器下灰时,必须打开炉盖。

1.4、根据原料煤固定碳的含量,严格控制炉条机的转速,使炉下温度控制在300℃以下,以防烧坏灰盘。

1.5、微机正常运转时,禁止乱调。

1.6、各阀门应经常检查和修理, 防止阀门失灵和内漏。

1.7、下灰时应上下联系好,确认无问题时,方可盖炉盖开车。

1.8、主操接班时,认真核定百分比,吹风排列,各阀门起落等。

1.9、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工艺指标内,当超过0.5%时,要连续分析,立即查找原因进行处理,防止过氧事故。当氧含量达到1%时,必须立即停车。

1.10、当6级以上大风时,气柜最高不得超过气柜高度的60%。

2.吹风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1、开车前必须检查各设备、阀门、入孔、盲板、电器仪表等符合开车的要求,分析取样置换合格后,方可点火升温。

2.2、升温3点温度必须大于650℃,方可送吹风气。

2.3、注意驰放气压力、软水压力,燃烧炉温度,根据炉温通知造气岗位,能送几台送几台。

2.4、注意回收阀及配风阀起落情况,并通知造气三楼。

2.5、精心操作,严禁入热管锅炉温度超650℃。

2.6、加强巡回检查,严格控制各液位在1/2—2/3之间,特别注意防回火水封及水分的液位,以防回火爆炸。

2.7、每班校正及冲洗两次液位,防止假液位烧坏锅炉。

2.8、掌握好配风,防止烧坏驰混器。

2.9、检修风机时,必须挂牌,并有专人监护。

3、造气循环水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3.1、严格遵守厂里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3.2、开车时,首先关闭出口阀,抽真空、盘车、启动、压力稳定后再开出口阀门。

3.3、跳闸时,应立即关闭出口阀,防止叶轮倒转,及时联系造气三楼处理,以避免因缺二次水造成洗气塔及炉口倒气爆炸等事故。

3.4、加强巡回检查,保持热、凉两池的水位不能缺,更不能涨水,发现问题汇报调度平衡水。

3.5、检修泵、风机时,必须挂检修牌,专人监护。

3.6、夜间巡回时,严禁沿池边行走,以免滑入池中。

造气车间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规程(四篇)

造气车间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步骤处理负责人启动原则发生洪讯灾害影响到车间正常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班长报警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及车间主任报告:地点、汛情严重程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造气信息